内设机构
联系我们
  •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钟灵街50号

  • 邮编

    210014

  • 电话

    025-84390297

小麦种质资源创新团队
点击数:

一、团队简介

主要从事小麦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基因挖掘与种质创新等工作。目前开展小麦优质、抗病(逆)等重要目标性状的新基因进行定位和遗传解析,同时利用快速种质创制技术创新小麦优异新种质并供育种利用。

二、研究方向

1.小麦优异种质资源的搜集与鉴定评价;

2.小麦重要性状新基因的挖掘与遗传解析;

3.小麦快速种质创制相关技术的研发;

4.小麦优异新种质的创制与共享利用。

三、团队组成

团队首席:吴纪中

团队助理:付必胜

团队其他成员:邱光、张巧凤、刘彩云、郭炜、蔡瑾、姜华、刘颖、翟文玲、吴小有、刘晓丽

四、近年来主持项目

序号

合同起止时间

主持人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1

2021.12-2026.11

吴纪中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小麦种质资源产量性状精准鉴定

2

2021.12-2026.11

刘彩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小麦抗纹枯病和赤霉病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3

2020.1-2023.12

付必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小麦抗白粉病新基因pmHYM的图位克隆

4

2022.1-2024.12

蔡 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抗赤霉病主效新位点Qfhb.jaas-6B的精细定位与候选 基因挖掘

5

2022.1-2024.12

刘彩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小麦抗纹枯病QTL QSe.jaas-1D区段候选基因的分离与功能分析

6

2022.1-2024.12

郭 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小麦抗纹枯病主效新位点Qse.jaas-5A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挖掘利用

7

2023.7-2025.6

郭 炜

江苏省自主创新项目

小麦染色体分选、测序和长片段组装技术体系构建及在抗纹枯病基因挖掘中的应用

8

2021.7-2024.6

刘彩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小麦抗纹枯病主效位点QSe.jaas7A候选基因分析及创新利用

9

2022.7-2026.6

吴纪中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

小麦抗病新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

五、代表性成果

1. 主推品种:2022年,宁麦资126、宁麦资119被列为江苏省淮南麦区的主推品种,宁麦资166、宁麦资958被列入适宜示范推广的品种;2023年,宁麦资126被列入江苏省淮南麦区主推品种,宁麦资119、宁麦资166被列入可扩大示范推广的品种。

2.近年审定品种:

(1) 宁麦资999

(2)宁麦资100

(3) 宁麦资218

(4)宁麦资666

(5)宁麦资518

3.近年发表文章

[1]Caiyun Liu, Wei Guo, Yang Wang, Bisheng Fu, Jaroslav Doležel,Ying Liu, Wenling Zhai, Mahmoud Said, István Molnár, Kateřina Holušová, Ruiqi Zhang, Jizhong Wu. Introgression of sharp eyespot resistance from Dasypyrum villosum chromosome 2VL into bread wheat. The Crop journal. 2023, online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j.2023.04.013

[2]Jizhong Wu,Haiyan Jia, Linyi Qiao, Bisheng Fu, Gina Brown-Guedira, Ragupathi Nagarajan,Liuling Yan. Genetic basis of resistance against powdery mildew in the wheat cultivar “Tabasco”. Molecular Breeding. 2023, 43:56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1032-023-01402-3

[3]Xiaoyu Zhang, Haiyan Jia, Tian Li, Jizhong Wu, Ragupathi Nagarajan, Lei Lei, Carol Powers, Chia-Cheng Kan, Wei Hua, Zhiyong Liu, Charles Chen, Brett F.Carver, Liuling Yan. TaCol-B5 modifies spike architecture and enhances grain yield in wheat. Science, 2022,376:180-183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m0717

[4]Jizhong Wu, Linyi Qiao, Ying Liu, Bisheng Fu, Ragupathi Nagarajan, Yahya Rauf, Haiyan Jia, Liuling Yan. Rapid identification and deployment of major genes for flowering time and awn traits in common wheat. Frontier in Plant Science. 2022, 13: 992811

 

文章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ls.2022.992811/full

[5]Caiyun Liu#, Wei Guo#, Qiaofeng Zhang, Bisheng Fu, Zujun Yang, Sivakumar Sukumaran, Jin Cai, Ying Liu, Wenling Zhai, Xiaoyou Wu, Jizhong Wu*. Genetic Dissection of Adult Plant Resistance to Sharp Eyespot Using an Updated Genetic Map of Niavt14 × Xuzhou25 Winter Wheat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Population. Plant Disease. 2021, 105.4: 997-1005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94/PDIS-09-20-1924-RE

[6]Ying Liu#, Yaru Chen#, Yang Yang, Qiaofeng Zhang, Bisheng Fu, Jin Cai, Wei Guo, Liang Sh*, Jizhong Wu*, Yahua Chen. A thorough screening based on QTLs controlling zinc and copper accumulation in the grain of different wheat genotyp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1, 28: 15043–15054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1356-020-11690-3

3.获得奖项

 

小麦是江苏省第二大农作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省小麦育种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各种真菌滋生,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和收获前穗上发芽等频繁发生,迫切需要发掘和创造抗病抗逆种质资源,通过改良品种抗性抵御病害和逆境危害。本项目针对影响江苏省小麦育种和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和逆境,按照“鉴定资源—发掘基因—创制种质—提供利用”的技术路线,发掘和创制优异种质,在突破育种亲本遗传基础狭窄,促进种质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本项目研制了小麦重要病害和逆境抗性鉴定新技术 4项,为抗病抗逆资源筛选提供技术支持;发掘出抗性稳定、遗传背景清楚的优异资源87份,定位新基因/QTL 14个,为小麦抗性遗传改良提供了物质支撑;创制出携带目标抗性基因、综合性状优异的新种质13份,为抗性资源的开发利用搭建桥梁;提供共享服务,支撑品种创新,为解决江苏省小麦育种和生产实际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对外合作与交流

国内合作:近年来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转基因专项等,以项目和技术为纽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河南大学等单位在学术研讨、课题申请、人员交流和联合研究等方面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国际合作: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美国土地研究所、捷克科学院等多所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和应用基础理论合作研究。近5年来,派出4名研究人员赴海外开展访问交流活动,并共同发表相关研究成果。